言语理解

一、片段阅读概要

片段阅读是行测考试中的必考模块,这类题型的特点就是文字量大,需要考生具备快速理解以及快速归纳的能力。片段阅读中具体题型包括:主旨意图题、细节理解题、语句排序题、下文推断题、语句填空题、词句理解题、道理启示题和态度观点题。

根据近五年的考情分析,主旨意图题是重中之重,这个题型占片段阅读这个模块的半壁江山;细节理解题、语句排序题、下文推断题、语句填空题这四个题型也属于必考题型,需要重点掌握。

第七十五卷:主旨意图之首尾讨巧可破题

解题思路:文段一般有一定的行文思路,比如分总,总分,总分总,大部分文段结构的重点会在首尾句。考场上若时间不够,遇到主旨意图题,可以考虑通过“首尾句”快速确定文段主旨。

注意:本思路属于应试技巧,有助提升速度,但不能保证100%正确率。

【母题训练】

在移动阅读时代,自媒体的影响力不可小觑。由于拥有更广阔的传播路径和分发渠道,受公众关注度高,自媒体人掌握了一定话语权。有些自媒体人与传统媒体机构相比,确实不落下风,公信力给他们带来了收益。然而,公信力是把双刃剑,自媒体人既要看到流量背后的利益,也要认识到滥用自己的公信力会引发哪些负面效果,若以为可以仰仗传播力而“任性”,则实实在在打错了算盘。滥用话语权的后果,将直接影响自己辛苦树立起来的公信力,失去公众的支持与关注。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自媒体具有强大的影响力B.自媒体人不应只关注收益

C.自媒体人应争取公众支持D.自媒体的话语权不可滥用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移动阅读时代,自媒体的影响力不可轻视。接着进行具体阐述,指出自媒体人掌握了一定话语权,公信力给有些自媒体人带来了收益。再通过“然而”表示转折,指出公信力是把双刃剑,自媒体人要认识到滥用公信力会引发的不良后果。最后通过反面论证强调滥用话语权会让自己失去公信力。即文段通过滥用话语权会产生的不良后果,强调自媒体不能滥用话语权,要守住自己辛苦树立的公信力。观察选项,D 项最符合文意。

A 的“自媒体强大的影响力”对应文段首句,是转折之前内容,非重点,排除。B 的“不应只关注收益”非重点,排除。C 的“争取公众支持”对应滥用话语权的后果,非重点,排除。故答案为D。

原文出自:《自媒体公信力不可滥用》

【技巧点拨】直接看首尾句。首句提到自媒体有不小的影响力,尾句强调自媒体滥用话语权的后果:会影响公信力并失去公众的支持和关注。故推断文段主要强调“自媒体不应该滥用话语权,不然会失去公信力(影响力)”。对应D 选项。

第七十六卷:主旨意图之对策首先圈起来

文段特征:对策类文段。即文段的行文脉络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对策)类”。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是为了引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所以对策是重点。

标志词:为此、应该/应当, 需要, 必须+做法, 要领在于, 势在必行,负有…的义务,…的必由之路,通过/采取…手段/途径/措施/方法,才能…等。

注意:选项中的对策,要考虑是否是针对文段的问题而提出的合理对策。合理对策可选,无关对策不能选。

【母题训练】

过去几十年我们主要依靠引进外国技术实现发展,短期看这不失为加快经济发展的捷径,从长期看只靠引进是不行的,它会使我们与国外的技术差距越拉越大,将我们长期锁定在产业分工格局的低端。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为此,要加快推进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深入推进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我国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B.我国要逐步掌握关键核心技术

C.我国要依靠技术推动经济发展D.我国要减少对国外技术的依赖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问题:过去我国主要依靠引进外国技术来发展。接着指出只靠引进是行不通的,并阐述这样做的消极影响。最后通过“为此”引出对策,指出要推进创新,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能力。文段重点为尾句中阐述的对策,强调了我国应注重自身的创新。观察选项,A 项符合文意。B 项,核心技术对应倒数第二句,是问题分析部分提到的内容,非重点,排除。C 项,技术属于对策的一部分内容,表述片面,排除。D 项,选项虽是对策表述,但不具有针对性,与文段对策偏离,排除。故答案为A。

原文出自:《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中国经济方能“气血充盈”》

第七十七卷:主旨意图之转折之后为重点

1、转折之后为重点

若文段的主旨部分是一个转折句,那么,文段想要强调的重点为转折之后的内容。

2、常见标志词

但是、其实、却、然而、可是、不过、可惜、实际上、事实上、遗憾的是…

3、注意

(1)文段中有转折句,不代表该句转折后内容为文段主旨,前提是结合文段行文脉络或总分结构等确定该句为主旨部分,此时才适用。

(2)若文段中出现多个转折词。单句来看,转折后为作者更想强调的重点。但是否为整个文段的重点,同样要先确定是否为主旨部分。

【母题训练】

可别小瞧了那些在路边沉默而低调的野生果树,它们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珍贵自然遗产。自人类出现以来,野果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它们中的一部分被驯化为优质水果,比如现在风靡市场的猕猴桃,起初也是其貌不扬的野果。然而大部分野果还默默地隐居于林间亦或是已经被破坏掉,需要我们在开发利用它们的同时,共同保护这些野生的果树资源。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的是:

A.野生果树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珍贵遗产

B.野生果树成为优质水果需要驯化

C.我们应该重视野生果树的培育开发同时加强保护

D.野果其貌不扬但却是人类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

【解析】文段先指出“野生果树”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珍贵资源。接着具体介绍“野果”,表明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事物来源,并介绍其中一部分的优质水果是由野果驯化而来。后文通过“然而”转折,强调现在还有大部分野果没有被有效利用和保护的现状(提出问题),指出我们应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做好保护工作(提出对策)。文段重点在转折后,即强调我们应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做好野果的保护工作,对应C 项。故答案为C。

第七十八卷:主旨意图之递进也要看后面

1.递进:句子中存在递进词,句间逻辑关系为前轻后重,即一般递进词之后为重点。

2.标志词:甚至、更、以至、何况、况且、尤其等。

3.注意:递进关系更多出现在一个完整句中,即体现的是分句与分句的逻辑关系。所以,递进之后为重点。但要分析递进词所在句子是否为文段重点句。

【母题训练】

我们要在科学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不但要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而且首先要提高中小学教育的质量,按照中小学生所能接受的程度,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来充实中小学教育的内容。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个观点:

A.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在科学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条件

B.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在科学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条件

C.提高中小学的教育质量,是在科学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条件

D.学习先进科学知识是在科学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条件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我们要在科学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接着通过“不但…而且…”阐述两方面的对策,即要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而且要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且对中小学教育质量进行详细描述。观察选项,根据“不但…而且…”所阐述的递进关系,重中之重是“而且”引导的句子,所以文段支持的观点要体现中小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对应C 选项。A 高等教育是“而且”之前的内容,不是最重要的观点,排除。B“提高教育质量”范围扩大,排除。D“学习先进科学知识”与文段话题不一致,排除。故答案为C。

原文出自:《编好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第七十九卷:主旨意图之因果关注结论词

1.因果复句:因果复句中,往往是原因引导了结论,所以一般情况下结论为重点。

2.标志词:因为…所以、由此、因此、导致、故、以致等。

3.注意:若文中是针对某事实或某现象进行原因分析,一般“因”为重点,要体现现象或事实与原因之间的关联性。

【母题训练】

如果处于静态环境,环境保护虽然短期内的确会造成企业的成本增加,但在动态的竞争条件下,严格的环境保护从长期来看能够引发创新、抵消成本。这不但不会造成企业成本增加,反而可能产生净收益,使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优势。因此,实施适当的环境保护不仅不会伤害企业的竞争力,反而对其有益。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A.静态环保与动态环保对企业的影响不同

B.要辩证地看待短期环保和企业发展的关系

C.应加大环保力度,想办法抵消环保的成本

D.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能够提升企业竞争力

【解析】观察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发现最后出现了因果结论词“因此”。“因此”之后是对文段内容的总结,我们略看“因此”之前的内容,重点看之后的内容。“因此”引导的结论是,实施适当的环境保护对企业的竞争力有益,观察选项,对应D 选项。A 静态环保与动态环保对企业的影响是总结句之前分述内容,文段强调的是环境保护对企业竞争力的积极作用,排除。B“短期环保”仅在第一句中提到,不是文段主要内容,排除。C“应加大环保力度”无中生有,且“抵消环保的成本”表述片面,排除。故答案为D。

原文出自:《“美丽中国”的经济学意义》

第八十卷:主旨意图之并列关系看全面

1.并列:并列关系无主次轻重之分,所以要全面概括。

2.标志词:和、跟、同、及、与、并且、一方面…另一方面、顿号和分号等。

3.注意:并列型的文段不侧重某一方,要注意“片面化表述”的选项,不能代表主旨。

【母题训练】

由于现今大学对自身职能以及职能履行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大学内部制度中缺乏教学的价值体现,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努力、贡献难以得到应有的承认,这样就桎梏了教师的教育热情,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与大学的社会公信力。另外,大学及教师群体对“学术”内涵的窄化理解使得教学与科研相对立,未将教学上升到学术的层面加以理解。在大学中广泛存在着对专业科研的学术认同,而作为知识传播的教学则难以进入学术之列。

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

A.大学应提高对自身职能的认识B.大学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C.大学必须提高对教学价值的认识D.大学内部应对教学与科研一视同仁

【解析】通过文段中出现的“另外”可知,文段为并列结构,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提到大学的内部制度缺乏教学的价值体现,不仅影响教师的热情,还影响教学质量和大学的公信力。第二部分,作者提到对“学术”的内涵窄化理解,未将教学上升到学术层面同样不利于大学的发展。综合概括两部分内容,作者都是在强调大学“教学”的重要性,即呼吁大学应提高对教学的重视。同义替换,对应C 项正确。A 项,“提高对自身职能的认识”是对第一部分的概括,概括不全面。B 项,“教学质量有待提高”是第一部分不重视教学价值所造成的影响,同样概括不全面。D 项,“对教学和科研一视同仁”是在论述教学和科研的关系,针对的是第二部分的内容,不全面。故答案为C。

第八十一卷:标题选用之标题概括为首要

标题选用题:本质上依然是主旨意图题,其最大特点就是要体现出文段的主要内容,即标题首先要符合主旨。

注意:标题要精炼简洁且符合文体特征。

【母题训练】

制造与服务融合是智能制造的重要内容之一,服务要素渗透到制造各个环节中形成了生产性服务与制造服务化。本文从工业互联网的商业视角、使用视角、功能视角、实现视角建立了制造与服务融合中虚拟逻辑与实体活动交互的技术体系,有针对性提出了生态位驱动、供应链驱动、大数据驱动、物联网驱动的制造与服务融合方法。本文构建的制

造与服务融合技术体系,深化了工业互联网在制造业与服务业中的应用,为数字经济中制造服务产业的技术创新奠定了基础。

如果这是一篇论文的摘要,那么这篇论文的标题最有可能是:

A. 数字经济中制造与服务融合的协同机制

B. 四轮驱动下的制造与服务融合技术体系

C. 工业互联网在智能制造中的体系化应用

D.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制造与服务融合技术

【解析】根据问法确定是标题选用题,并且可知这是一篇论文的摘要,体现了全篇的主要内容。观察句间关系,第二句表述为“本文从…有针对性提出…”以及最后一句“本文构建的…”,说明这篇文章的内容应该是从工业互联网的角度去描述制造与服务融合技术体系。选项中提及这两个主题词的只有D 选项。A 选项没有点明工业互联网这个话题,并且数字经济仅为最后具体积极作用的一部分,非重点,排除。B 选项内容仅针对具体内容的一部分,且没有提及工业互联网这个话题,排除。C 选项内容没有提及制造与服务融合技术这一核心话题,排除。故答案为D。原文出自:《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制造与服务融合技术》

第八十二卷:细节理解之细节一一找照应

细节理解题:其实就是选项与文段内容要一一对应。

注意:要看清“是非”,勿入“陷阱”。陷阱一般有无中生有、混淆概念与时态、逻辑关系错误等。

【母题训练】

近年来,很多城市的自动售货设备多了起来,售卖的商品种类也越来越多,景区、公园、地铁站只要扫码支付就立等可取。这些自动售货设备,不仅降低了商家的人工成本,也给百姓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不过,现实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的自动售货设备售卖酒水,不利于约束未成年人的消费行为;个别自动售货设备管理不够及时,存在食品过期的情况;一些销售自榨果汁的机器,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因此,对自动售货设

备及其管理责任方要进行严格约束。

这段文字没有提及“自动售货设备”的:

A.管理存在一些漏洞B.商品质量无法保证

C.责任方应如何监管D.商品丰富购买方便

【解析】选项内容与文段内容一一对应。A 根据“个别自动售货设备管理不够及时…”可知,自动售货设备的“管理存在一些漏洞”,选项有提及。B 根据“…存在食品过期

的情况”可知,自动售货设备的“商品质量无法保证”,选项有提及。C 尾句只提及“对自动售货设备及其管理责任方要进行严格约束”,并未提及“责任方应如何监管”,选

项未提及。D 根据“近年来,很多城市的自动售货设备多了起来,售卖的商品种类也越来越多,景区、公园、地铁站只要扫码支付就立等可取。”可知,自动售货设备的“商品丰富购买方便”,选项有提及。本题为选非题,故答案为C。

第八十三卷:下文推断之下文重点看尾句

下文推断:按照一般的行文逻辑,下文要讨论的话题,往往是承接上文最后的话题,也就是话题落脚点一般在上文尾句部分。这时大家需要重点关注文段尾句的话题落脚点,找出选项中与其保持一致的选项。

注意:要学会分析行文逻辑,某些特殊文段结构,需要结合全文内容找话题点。比如总分结构中,总的部分有A+B 两个话题,阐述完A 后,接下来要阐述的话题就应该是B。

【母题训练】

远古时代,人类一天平均要移动16~22 公里,他们走路、奔跑、冲刺、攀爬、游泳、跳跃、举重……他们不得不如此,否则就难以生存。在50 万年的进化中,现代人所拥有的思考型的大脑,正是从运动技能的磨炼中进化而来的,人类渐渐有了梦想、计划以及创造的能力,从而创造了现代文明。但讽刺的是,文明的前进速度如此之快,人类的身体和基因却来不及跟上——就基因而言,我们仍然是50 万年前的那些狩猎采集者,我们仍然渴望最高热量的食物,但却不再需要运动。最终,久坐不动的现代生活方式成了人类长期生存的重大威胁之一。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A.热量对人体的重要意义B.运动对人类进化的好处

C.基因与人类健康的关系D.运动量少对人类的危害

【解析】快速浏览文段,发现文段尾句以“最终”开头,引导的是一个结论。具体分析尾句的话题落脚点,发现说的是“久坐不动”的现代生活方式成了“人类长期生存”的“重大威胁”之一,即话题落脚点为久坐不动对人类的不良影响,观察选项只有D 是对这个话题的具体阐述,属于接下来最可能讲的内容。A 热量与转折后强调的中心话题“不运动”不符,且文段没有提及热量对人体的意义,排除。B 选项内容为转折之前的内容,是已经阐述过的内容,不会在接下来的文段中再重复阐述,排除。C“基因”不是文段主题内容,与尾句话题的落脚点也不对应,不可能是接下来阐述的内容,排除。故答案为D。

原文出自:陈赛《让孩子动起来》

第八十四卷:语句排序之选项首句要先看

选项首句法:语句排序题做题无头绪,可以从选项破题。

1.看选项的首句,排除不适合做首句的选项。

2.看先后逻辑关系定首句,比如先大概念后小概念,先引出话题后具体阐述等。

3.首句中一般不适宜出现指代词、结论词,或仅出现成对关联词后半部分。

注意:通过首句不一定能直接定位答案,只能排除部分首句不合适的选项,提高速度。

【母题训练】

①实际上,根据闪电发生时的电量密度、空气密度以及电压变化等,可以估算闪电(包括非发光区域在内的闪电)约粗1-40 米

②最长的闪电甚至可以长达数百千米,这么长,这么细,怪不得我们常说“瘦成一道闪电”呢

③但是通过观测闪电的发光部分,可以判断其直径约为3-23 厘米

④闪电发生时,常常呈现为明亮的闪电通路

⑤从闪电灼烧形成的地面坑洼直径来看,闪电的能量集中区域不足5 厘米,但闪电的长度变化比较大,从数百米到数千米

将以上5 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A.④①③⑤② B.①④③②⑤ C.⑤③①④② D.②⑤③①④

【解析】观察选项,首句在①②④⑤之中。①通过实际上表示转折,转折词开头不适合做首句,排除B。②句中“这么细”指代不明,不适合做首句,排除D。④描述闪电发

生时的情况;⑤描述闪电灼烧形成的地面坑洼,即闪电后的结果,④在⑤之前,排除C。故可将答案锁定为A。

验证A。首先表示闪电发生时,呈现为明亮的闪电通路。接着通过“实际上”描述闪电发生时的具体情况,可以估算闪电大小。再继续表示通过观测闪电的发光部分,可判断其直径大小,然后进一步表示从闪电灼烧形成的地面坑洼直径来看,可以判断闪电能量集中区域和闪电长度变化。最后衔接上一句闪电的内容,表示根据闪电的细长,平时常说“瘦成一道闪电”。语义顺畅,逻辑通顺。故答案为A。

原文出自:《雷电知多少?》

第八十五卷:语句排序之选项对比可加速

选项对比:

一般情况下,语句排序题第一步是看首句。排除不适合做首句的选项后,如果再看六

个句子逻辑关系,比较耗时。这时可以通过对比剩余选项,找出剩余选项的不同,通过

这个不同点快速解题。

注意:对比选项,发现有多个不同,可优先定位有明显特征的语句,比如有指代词或部

分关联词的语句,通过指代对象或关联逻辑确定答案。

【母题训练】

①红细胞破坏过多是指红细胞寿命缩短引起的溶血性贫血,有先天遗传性的溶血性贫血,也有后天获得性的溶血性贫血

②失血包括急性失血和慢性失血

③其发病机制可以概括为红细胞生成不足或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和失血三类

④当然,贫血也可以是多因素叠加的结果

⑤贫血是继发于多种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

⑥红细胞生成不足或减少包括大家熟悉的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原料如铁、叶酸、维生素B 缺乏引起的营养性贫血,肿瘤细胞浸润骨髓等

将以上6 个句子重新排序,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A.⑥③①②⑤④ B.⑤③⑥①②④

C.⑥①②⑤③④ D.⑤③①②⑥④

【解析】首先对比选项首句。具体观察,首句为⑤或⑥,⑤句介绍贫血的定义;⑥句介绍“红细胞生成不足或减少”会导致的贫血种类;先有定义后有具体阐述,⑤应在⑥前,

排除AC。然后对比BD,发现③后面衔接句子不一样,分别为⑥和①。③发病机制分为“红细胞生成不足或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和失血三类”,那么按照这三类的顺序分别介绍,⑥“红细胞生成不足或减少”要在①“红细胞破坏过多”之前,排除D,保留B。验证B。文段首先引出贫血的话题,指出其发病机制可以分为“红细胞生成不足或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和失血”三类。然后按顺序分别对这三种发病机制进行阐述。最后指出贫血也可以是上述三类因素叠加产生的结果。语意通畅,逻辑通顺。故答案为B。

原文出自:《贫血是不是吃点补血药就行?警惕部分不补血的“民间补血药”!》

第八十六卷:语句填空之首尾重总结

话题一致:“话题”指“谈话的中心”,也指一段文字论述的中心。整个文段论述的话题要保持一致性。若需要填入的句子为首句或尾句,一般来说,本句话题要和文段的主要话题进行呼应,且起到总结的作用。因此,可用话题一致来破题。

注意:话题统一,主要保证句子主语一致、陈述对象一致,且紧紧围绕文段中心展开描写,不能偏离文意。

【母题训练】

丝绸之路连通了亚洲各国,各种文明在交流互鉴中互通有无、携手前行,饮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人类从荒昧走向文明,学会驯化动植物是成因之一;文明的发展与繁荣,则在于这种技艺的传播与改进。原产于西南亚的小麦和大麦沿东西向传播,支撑起亚欧非无数个古典文明;诞生于中国的稻米至今仍哺育着世界近一半人口;我们现在餐桌上常见的玉米、大豆、马铃薯、西红柿、黄瓜等,都是从初始的驯化地沿着贸易路线最终遍布全球的。换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饮食的发展史与文明的发展史有着相同的脉络

B.亚洲人民在饮食文明传播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C.世界各地的饮食中镌刻着文明的印记

D.美食将亚洲乃至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

【解析】定位原文,横线位于文段尾句,且由“换言之”引导,是对前文内容的概括总结,即话题一致。文段先介绍饮食是丝绸之路中重要的一部分,接着指出学会驯化动植物,即饮食是人类从荒昧走向文明的成因之一,并说明饮食的传播与改进有利于文明的发展和繁荣。后文通过并列分句举例说明饮食的传播是如何对文明的发展起作用的。最后通过“换言之”引出横线语句,对前文进行总结。文段围绕“饮食”与“文明”展开论述,主要介绍的是饮食的发展与文明的发展之间的关系。A 项与文段主要话题一致,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衔接恰当,保留。B 选项内容对应举例论证的部分内容,不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放在横线处不合适,排除。C 选项只能体现对举例内容的概括,而不是对全文内容的概括,除。D“美食”并非文段的主要话题,不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放在横线处不合适,排除。故答案为A。

原文出自:《舌尖心上文明滋味》

第八十七卷:语句填空之句中要承前启后

过渡句:语句填空题中,若“横线”出现在文段中间,即句中位置,可称为“过渡句”。过渡句是一种常见的句式,在两个内容的接驳处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即承接或总结上面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面的内容。

注意: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填写句子也是一样的道理,要考虑到整个语段的感情色彩、作者的感情倾向和写作风格等。即所填语句的感情色彩要与文段保持一致。因此要注意横线前后是否有感情色彩的转变。

【母题训练】

有人说,心若不老,又何惧岁月老去。其实,老字号的不“老”秘方就藏在变化之道中。尤其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叠加效应突显的当下,新型消费不断快速发展,各种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这些变化为老字号求新求变创造了条件。________________。其中包括品牌老化、创新不足、市场萎缩、竞争力下降、管理不善。这意味着,只有变革触及企业内部治理、品质管理、人才培养和智能化生产等方面的核心,老字号企业才能真正赶上新消费的潮流,把不“老”变为现实。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但是,毋庸置疑,改变老字号品牌刻板印象尤为关键

B.由此,可以预见,新型消费将突破老字号的发展瓶颈

C.因此,不难看出,旧的消费模式阻碍着老字号的发展

D.然而,不可否认,老字号转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难题

【解析】横线在文段中间,即横线部分要承上启下。然后观察横线的前后文,发现后文与前文的感情色彩不一致(前文强调变化为老字号求新求变创造了条件。横线之后介绍老字号存在品牌老化、创新不足等问题,并在尾句给出解决对策。意味着过渡句倾向于表达“转折”。观察选项,只有AD 属于转折句。再进一步分析,A 的话题“改变老品牌刻板印象”与后文“老字号存在诸多问题”话题不一致,无法衔接,排除。D 的“面临难题”与“后文描述的诸多问题”的话题一只,衔接恰当。故答案为D。

原文出自:《“老字号”焕发“新生机” 坚守传统更不忘创新》

第八十八卷:语句填空之形式前后要一致

形式一致:指组成文段的句子、短语结构形式前后具有一致性。当在材料中发现句子与句子之间有很明显的对仗形式、排比形式,此时在选项意思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句式一致就成了解题的关键。

注意:首先要选项内容符合,再考虑形式符合。

【母题训练】

空缺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若要谈论中国的散文,有人非常认可朱自清,有人则赞赏宗白华,有人则喜欢余秋雨,但是我却更爱余光中,___ ①___,徐疾多致的节奏代替了平铺直叙的语序,___ ②____,幽默风趣的妙语代替了装腔作势的教训。

A.①簇新的意象代替了被嚼烂的少女和梦的俗喻

②澎澎湃湃的谈吐代替了矫揉造作的伪情滥调

B.①被嚼烂的少女和梦的俗喻被簇新的意象代替了

②矫揉造作的伪情滥调被澎澎湃湃的谈吐代替了

C.①簇新的意象代替了矫揉造作的伪情滥调

②澎澎湃湃的谈吐代替了被嚼烂的少女和梦的俗喻

D.①被嚼烂的少女和梦的俗喻被澎澎湃湃的谈吐代替了

②矫揉造作的伪情滥调被簇新的意象代替了

【解析】观察题干表述,后文四句话的句式应该相同,构成排比,是并列关系。即横线处所填语句应为“代替了…代替了”的类似句式,而且根据题干中“徐疾多致——平铺直叙,幽默风趣——装腔作势”可知,代替前后应该呈相反关系。选项用词很相似,可根据句式形式破题。观察,发现AC 符合“…代替了…”的句式,BD 为“被……代替了”,排除。对比AC,簇新强调新,被嚼烂的…俗喻可以理解为过时的、陈旧的,可以形成相反的关系;“澎澎湃湃的谈吐”与“矫揉造作的伪情滥调”是在阐述谈吐上相反的形式,A 选项填入横线处与前后文衔接恰当。簇新和矫揉造作无法构成语义相反的关系,不符合文意,排除C。故答案为A。

原文出自:《余光中的散文艺术世界》